
大圓滿身.五
大圓滿身.五
道根金剛上師 心法開示
在釋迦牟尼佛的法教裡面,他開悟了所有的人都跟著他開悟,他證道,他身邊所有人幾乎都跟著他證道,他智慧如海,他身邊的人一個跟著一個和他一樣智慧如海。就單單以五百個阿羅漢都叫做阿羅漢,這阿羅漢有分苦行第一,智慧第一,神通第一,說法第一和密行第一等等。
密宗也是一樣。有很多阿闍黎或上師三寶也一樣,他們有的是辯才無礙,有的是說法無礙,有的是得證空性,有的是親臨三昧法身,有的是已經即身成就了,即身大成就了,有的是還在苦行,像密宗有很多上師法王還在苦行,躲在岩洞裡苦行。
就以顯教來講,顯教五百個羅漢,跟著釋迦牟尼佛聽經聞法悟道修行的,有說法第一,苦行第一,有智慧如海的,有神通第一的,都稱做阿羅漢,也代表每個阿羅漢身上得證的都不一樣。
密宗有很多法王、上師、仁波切等等,有的出來講經說法,有的在為信徒灌頂,有的在苦修,這跟他們宿世以來所成就的法緣有關係。
有的上師三寶一地頓超八地,即身成就無生法忍、三輪體空,進入金剛佛性了,證悟空性了,已經能夠幻化大神變,那有的還在起修,還在岩洞苦修,有的還在修禪定,有的還在修般若,有的還在累積福德資糧修薈供,有的還在勤消業障,有的喜歡獨修,有的發願度眾生,那上師以後的徒弟也是一樣,上師的徒弟以後也會有說法第一,禪修第一,或精進第一,或是苦行第一,每個人都不一樣。隨他的根器,適合苦修那就去苦修,適合獨修就去獨修,適合說法就去說法,適合修禪定就去修禪定,八萬四千法,只要契得無上甚深微妙法,每一法都能夠大成就。
因為法沒有高下,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也是一樣,有的一生一世吃葷,還吃活魚呀,你看他證悟空性修成了奪舍法,吃活魚,將活魚的神識送到極樂世界。還有八十四位大成就者證悟空性了以後,能夠將眼前的貧窮相,瞬間化成富貴相,為什麼?貧窮相在他的眼裡是空性。證悟空性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,眼前看到的都是凡夫相,他能夠證悟空性進入光明大圓滿身,將凡夫相瞬間化做菩薩相。這不叫做天方夜譚,事實上這就是我們大圓滿身妙用無窮的地方。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,是我們千百億劫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殊勝大法,問題出在我們的我執太重,整天迷失在世間法—東家長西家短,整天迷失在事業—要賺多少錢,整天迷失在家業—希望家庭平安,整天迷失在子業—希望子女孝順,你的人生就這樣燃燒掉了。
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殊勝的法,都一傳一不公開,不普傳。為什麼?這些法真的是很重要的,能夠納受這種法,得到上師口傳灌頂的弟子不多,因為他要塵緣很少,俗緣很少,他修行的時間要夠,他跟上師的法緣要深厚,福德資糧要夠,而且要將他畢生的身口意供養他的根本上師。
他將他畢生的身口意供養他的根本上師了以後,這個上師必須要將他的身口意化做空性,讓他進入金剛身,金剛語,金剛意,如果這個上師的功德力夠,智慧力夠,這個上師的善巧方便力夠,這個徒弟不管是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、男身、女身、凡夫身、業報身、生滅身、貧窮身,或是來自各行各業,都沒關係,只要有上師的金剛般若灌頂以後,都能夠轉凡入聖,脫胎換骨,這就是大圓滿的功德力,聽到的人能一世成就。
以前的蓮花生大士,傳二十五個徒弟,那這二十五個徒弟跟他的法緣很深厚,過去生當然都是在來人,早已經都證悟空性,無所不在了。
慈悲、悲憫南瞻部洲無常世界生滅眾生,在這樣的世界受妄生妄滅苦,從空性的大圓滿身裡面,化做蓮花生大士,藉著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,加上觀音菩薩的身口意化身,由蓮花化生來到人世間,傳授這種大圓滿法。要令一切生滅身得證不生不滅身,要令一切無常身得證真常身,要令所有的貧窮身、富貴身、男身、女身、卵胎濕化生、輪迴身,都能夠聽道、聞道、證道大圓滿身。
證得大圓滿身,直取空性的三昧性海,如如不動,周遍法界。這一身通無量身,無量身都可以化做大圓滿身,這一個身,這一顆心,大圓滿身,大圓滿心,身心性空,心可以入身,身可以入心,心跟身本自不二。
證得大圓滿身以後,可以化做帝釋身,福德力現前。可以化做毘沙門天王身,財富無盡。當他要財富的時候,他就化做毘沙門天王身,當他要密行三昧進入越量宮的時候,就化做金剛瑜伽母身,當他要進入佛慢堅固,要傳法給徒弟的時候,他就化做蓮師身,當他要為所有徒弟五智灌頂的時候,他就化做五智佛身。
這在顯教裡面我們常常看到,這釋迦牟尼佛證入空性,化做尊勝佛母身,化做大白傘蓋佛母身,當阿修羅要去攻打玉皇大帝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就化做大白傘蓋佛母身息滅災障。當眾生的福報要享盡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就化做尊勝佛母身,讓眾生的福報能夠繼續的增長。當眾生不聽話,貢高我慢,難調難伏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就化現了穢跡金剛身,來調伏這些剛強難調難伏的眾生。
那現在問題來了! 釋迦牟尼佛證悟了空性,得證大圓滿身,大圓滿身可以化現尊勝佛母身。尊勝佛母身是空性,可以化現大白傘蓋佛母身。大白傘蓋佛母身是空性,所以可以化做穢跡金剛身。穢跡金剛身是空性,所以能夠入無量眾生身。
當我們在密宗裡面看到的勝樂金剛,這個金剛代表空性,空性叫做金剛,因為證入空性了以後,可以勝樂自在,我們稱他為勝樂金剛。或是在密宗裡面,我們常常看到上樂金剛、大威德金剛。這個空性代表金剛,金剛代表大威德,威德顯赫,我們就稱他做大威德金剛。空性又稱做金剛不壞,金剛不壞就是因為要證得空性,才有辦法金剛不壞。
在台灣有一個瑜伽士叫做貢葛老人,她是一個空行母,女眾居士,她一生一世就實修紅觀音咒—嗡阿吽 啥以 嗡 嘛尼唄咪吽,每天唸這個十字明。(有六字明,叫做嗡 嘛尼 貝美 吽) 十字明紅觀音心咒—嗡阿吽 啥以 嗡 嘛尼唄咪吽,她後來得證金剛身。在汐止有一個彌勒內院慈航堂,有一位慈航法師也是一樣得證金剛身。
金剛就是空性,空性就是金剛,離開金剛找不到空性,離開空性找不到金剛。金剛跟空性無二無別。像慧能大師、寒山大師、歷代祖師,他們修行最重要的重點都擺在證悟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