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泥性‧佛性(十四)
泥性‧佛性
(十四)
尊貴的 道根金剛上師心法開示
念念藉著觀照「妄我」回歸「真我」
我們都落入了心識的分別。整個心依附在因緣法裡面,在攀緣聲色,落入了我執我見還不知道。這要慢慢去思考,慢慢去領悟,要實踐「聞思修」,去體悟真常佛性跟無常萬相。為什麼上師說「無常萬相是全妄?真常佛性是全真?」無常的萬相生生滅滅,如同海浪。真常的佛性等同虛空,不生不滅。離開虛空找不到萬相,離開萬相也找不到虛空,這叫做「色空不二」。離開浪找不到海,離開海找不到浪,叫做「即海即浪」。離開心找不到妄念,離開念頭找不到心,即心即念,即念即心。一念賅羅大法界,一念圓通三界,一念頓超生死輪迴,不隨因緣假合的「我生」而生,不隨因緣假合的「我滅」而滅;佛性在當下不隨臭皮囊生而生,不隨這個臭皮囊滅而滅,佛性在當下不生不滅。念念藉著觀照「妄我」回歸「真我」;妄我是無常,真我等同虛空,無所不在。色身的假我念念回歸自性空,契入不生不滅的如來身,那就是真我袒露。這個時候我們看得到宇宙萬相——全妄;自性如來藏,三昧法身無所不在——全真。即真即妄,即妄即真,真妄一如。所以不用離開妄境去找佛性,佛性就在一切處。透過種種聞思修與心法的納受,就會一步步更進入「深般若」的觀照。以前先從「淺般若」慢慢地薰習,到後來進入「深般若」的體悟。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」,要進入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進入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要「行深般若」;要有甚深的般若智慧才能夠轉識成智,去納受湛然常住的佛法,這需要慢慢去聞思修。
……待續